一間白资讯|城市建造家人物专访,张然对话设计师吴鲜贤

      

白,自带诗意。
它普通、单纯;
它不高贵、不卑微;
它可有可无,又自由自在
映射在设计上,它是一种微秒的感觉,而项目就是它的载体……

和吴鲜贤聊天,更像是对话一个“诗人”!
我们探讨了很多正能量的设计观,有时候,会希望看到精神世界里不一样的设计师。

成人的世界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但他的眼里却有着分明的界线。他会在设计里坚持一方纯粹的空间,为自己留“一间白”。

“白是一个不存在的存在,
因为它一出现,就被污染了,不纯了。
就像一间白三个字,被我注册商标,用于商业,
就不纯了。”  
——吴鲜贤

 
 
 

灰空间里的诗人
对话吴鲜贤

 

张然:约访之前,看过你们的项目。你们的案例说明很少去表达设计手法,而更多的是感想。你会把它当日记来写吗?这样做有什么特殊意义?
 
吴鲜贤对的,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对设计本身的商业性做一些逃离,而不只是解释项目本身。
因为它好与不好,解决了什么问题,在项目完成的刹那,似乎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我更希望项目落成后,还能在这个领域留住点什么,
它是感觉上的东西,一种抽象的、意识流的东西……
我们不去在乎能有多少的传播度。编辑公众号这件事,就是自己在项目忙碌之后的一种自我放空和沉淀。
张然:公众号毕竟是给公司做宣传的,你写案例,是为自己做记录,还是给客户看?

吴鲜贤:我比较注重感觉,希望首先给自己看,我对一个项目是有情感付出的,如果有客户欣赏你的感觉,通过案例找来一间白,会非常准确。

设计项目从头到尾一直在服务客户,最后,我想把这个服务(设计说明)留给自己。

 

张然:设计说明情感很细腻,这是你在设计中的一直有的状态吗?你能描述一下你做设计的心路, 通常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吴鲜贤:在做设计的起初其实没有这么饱满的感觉,更多只是带着解决功能问题出发,解决功能的同时会融入一些心境到空间里。
 
 
张然:你是一个感性主导的设计师吗?在我们看来空间设计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理性思维,尤其是商业空间,你会去平衡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关系?
 
吴鲜贤:我应该是一个感性主导的设计师,但是市场会教育你的感性,让你体无完肤,然后,你自然有了理性。当然理性它不是负面,我只是刻意把他意淫成感性的对立面,至于平衡,我希望的是感性永远要比理性多一分。
张然:我明白,这里的感性包括空间传达的情感,也会有自己的主观情绪。你会将自己的主观情绪注入到设计之中吗?
吴鲜贤:我会将自己的主观情绪注入到设计中,我觉得设计师应该有这样的一份私心,这份私心便是这个项目的灵魂。私心是创造力,像是一颗种子,有了它才会有生命力,这个项目才得以生长。
张然:在方案阶段,你会去思考一些不一样的创意吗?
吴鲜贤:我认为设计师还是不要被创意裹挟,创意不是设计的必要条件,反而容易变成负担,扼杀你那微妙的感觉。对于创意,我更喜欢克制两个字。
张然:微妙的感觉,我可以理解为灵感吗?不追求创意,你怎么获得灵感?
吴鲜贤:我会在客户的诉求里找灵感,这样所想所作会更贴近用户需求。
作为灵感来源的客户是丰富的、变化的,灵感就不会枯竭。
 
 
 
 
 

扫灰者的种子

 

聊到设计师的价值,他说:
我认为设计师就像是一个扫灰者,当一个项目需要被设计时,其实它的结果早就在那里了,项目本身的条件、客户的特质、预算等一些客观因素决定了项目的结果导向。而我们的工作便是一层一层把表面的灰清除干净,你可以在扫灰的手法、力度里夹带着一些私心,置入种子,生长出一个有生命力的设计生物。
设计它是卑微的,它卑微到尘埃里;设计它有点伟大,因为可以通过设计夹带私货,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如果可以,如果我们在扫灰者这个卑微的存在里能成为那个本源标志指向的一份子,那一切就都值得了。
他像是一个在成人世界挣扎的孩子,曾说被市场教育得“体无完肤”,而最后,给出的结论仍然让人觉得很暖。
就好像我们常说的那句:千帆过尽,依然热爱。
-END-
城市建造家2023设计机构走访计划,将持续走访全国12家设计机构,对话当代现象级设计师,带来设计观的精彩碰撞。

 

文章转载于城市建造家  阅读原文

 

 

 

 

2024年1月11日 17:25
浏览量:0
收藏